基于多年观察、思考及交流碰撞,胡成中建议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创新重点要解决三项问题
* **便捷性:**投资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轻松申请配资,无需繁琐的线下流程。
标点财经研究员 李浥尘
自2003年首次参加十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以来,2024年已是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第十七次参加全国两会。
胡成中始终认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是国家和人民对德力西及他本人的高度认可、殷切期待,必须勤勉履职方能不负所托。十多年来,他从未缺席过一次全国两会,也从未有一次“空手”赴京。
标点财经研究员获悉,今年胡成中携七份议案建议参加全国两会,其中《关于加快理论创新,提振民营经济发展长远预期的建议》的议案聚焦于当下热点之一——民营经济发展领域。
在这份议案中,胡成中指出,针对近年来一些部门、一些人仍对发展民营经济存在异议,对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存在歧视的问题,建议督促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二十六条,加快理论创新和宣传,把中央关于毫不动摇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判断以系统的理论成果固化下来,进而推动学习、宣传,使之成为社会普遍共识,鼓舞全社会的创业热情,为民营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信心之源。
除了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外,胡成中还是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德力西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崛起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创始于1984年,是一家集产业运营、品牌运营、资本运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连续21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现有员工2万余人。今年6月,德力西将迎来创业40周年的里程碑。
理论研究和创新存在滞后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实现了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国家经济腾飞、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一再强调,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是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力量,是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这些重要论述,为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起到了“定海神针”的决定性作用。
近年,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发展信心、发展积极性遇到了一些挫折,在胡成中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在面对市场“内卷”加剧,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经历“阵痛”等因素;也有一些收缩性政策出台过于突兀,短期内密集叠加导致非预期性恐慌等因素;还有社会舆论时有逆风恶浪,一些人为了博眼球或者发泄不满,对民营经济“喊打喊杀”,对民营企业家“污名化”等因素。
胡成中强调,“好在中央已经敏锐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稳预期、稳信心的利好政策,对民营经济界来说,既是精神上的极大鼓舞,也是现实中的极大帮助。”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意见》中“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正确看待民营经济人士通过合法合规经营获得的财富”,“坚决抵制、及时批驳澄清质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否定和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与做法,及时回应关切、打消顾虑”等表述,让胡成中作为一名参与市场竞争四十多年的“民营经济老兵”,深有感触。
在提案中,胡成中以自己的经历作为实例:上世纪90年代,他在参评浙江省劳动模范的时候,还遭遇过质疑,有人说私营企业主怎么能评劳模呢。后来他不但被评为劳模,还光荣地成为中央统战部评选的首批“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之一。
胡成中称,“今天,民营企业家入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他认为,这些变化表明,在实践层面,我们党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早已把民营企业家视为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自己人”。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创新层面,坦率地说确实存在滞后的问题,中央的这些举措、论断,没有在理论界得到充分的阐释和传播。
查了近几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名单后,胡成中发现,竟然没有一个项目是研究民营经济发展的。
“这种沉默和忽视是不应该的”,胡成中表示,主流学术界不去研究,不去创新,不去发声,舆论空间才会“沉渣泛起”,“新公私合营”、“民营经济退场”等违背发展规律和中央精神的谬论反复冒头,干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大局,给民营企业扩大投资以及潜在群体投身创业增添了顾虑。
凝聚发展市场经济强大合力
针对当下民营企业发展领域的现状,胡成中建议,党和国家明确“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的责任部门,督促加快理论研究和创新,把中央关于民营经济的一系列论断以理论成果的形式固化下来,再通过广泛的教育、宣传使之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凝聚起心无旁骛发展市场经济的强大合力。
基于多年来的观察、思考以及与民营企业界、经济界人士的交流碰撞,胡成中提出,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创新重点要解决三项问题。
首先是民营经济的地位问题。以往大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要贡献、必要性强调较多,但对于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地位缺乏充分阐释。导致总有人认为发展民营经济只是“权宜之计”,很多政策今天可以这样明天也可以那样,从而动摇发展民营经济的长远信心。
胡成中表示,要在理论上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彻底为民营经济正名。民营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相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应该对其性质、定位、历史作用和运行规律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和回答。
其次是民营企业家的身份问题。即便党和国家一再强调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仍然有一些人“刻舟求剑”,把经典理论针对特定历史时期所作的一些论述作为教条,给所有企业家乃至小企业主贴上“资本家”的标签,进而作出负面的道德评价。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民间,也存在于体制内。从企业家的切身体会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以及对发展经济负有直接责任的部门往往对民营企业比较亲近、尊重,而一些不直接承担经济发展责任的部门或工作人员,有的则存在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和“有罪推定”,你跟他谈产业发展利国利企利民,他却十分不屑:“你们不就是想赚钱?”
胡成中认为,不管是叫企业家也好企业主也好,作为一个群体跟作家、公务员、工程师、医生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劳动者,分工不同而已。和其他职业群体一样,也会有“害群之马”,违法乱纪者不可避免,依法处置就行了,不应该给整个群体贴上负面标签,强加“原罪”。要坚持依法治国,用法律体系和制度安排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最后是民营企业的分配问题。很多人仍然死抱教条、死抠字眼,一说到民营企业就扯上“剥削”、“榨取剩余价值”。民营企业主自掏腰包、自担风险创办企业,不论盈亏都要给国家纳税、给员工发薪,这样还要给扣上“剥削”的帽子,以后还有谁敢投资创业?在依法合规经营、纳税,尊重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民营企业家作为企业主要的出资人,按股权份额获取收益天经地义,大家买股票不也是按份额获取分红;同时,民营企业家承担了企业经营的巨大风险,以及日常经营管理等繁重、复杂的脑力劳动,获得相应的回报是正大光明的,也是理直气壮的。
胡成中称,“这些道理只有通过理论的创新和阐释惠州期货配资,给大家讲清楚了,成为社会的共识,才能激发更广大群体的创新热情、创业信心,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增量动力。”